為什麼人類會遺忘?
今天我們要聊聊一個每個人都會遇到的問題——記憶遺忘。
為什麼記憶,總是那麼容易丟失?
我們將從記「憶衰退理論、干擾理論,以及情緒壓力影響」這三大理論,進行著手。
我還將分享一些真實的新聞和故事,展示如何通過科學的方法來改善記憶問題。
大腦為什麼時常遺忘
一:衰退理論
記憶衰退理論認為,隨著時間的推移,記憶會自然衰退。
類似於肌肉力量的逐漸減弱。當我們不經常回憶某件事情時,這段記憶就會慢慢淡去。
研究表明,記憶的自然衰退是由於「大腦中的神經連接逐漸減弱所導致的。」
真實的例子:一位名亨利·莫萊森(Henry Molaison)的患者,他因癲癇接受了腦部手術,手術後無法形成新的長期記憶。
這一案例被廣泛研究,並顯示了大腦特定區域在記憶形成中的重要作用【參考來源:Scoville & Milner, 1957】。
二:干擾理論
干擾理論,新舊資訊之間的干擾會導致遺忘。干擾分為兩種:前攝干擾(舊資訊干擾新資訊)和後攝干擾(新資訊干擾舊資訊)。當我們學習大量相似的資訊時,干擾現象尤為明顯。
例如,考前突擊學習大量科目內容,往往會感到記憶混亂,這就是干擾的典型表現。一個新聞報導中提到,一位元高三學生由於在短時間內複習多門科目,導致考試時腦中一片混亂,成績不如人意【參考來源:BBC News, 2021】
三:情緒和壓力對記憶的影響
情緒和壓力對記憶有著顯著的影響。高壓力和負面情緒會損害記憶的形成和提取,而適度的壓力和積極情緒則能增強記憶。
一項研究發現,考試期間高壓力的學生比低壓力的學生更容易忘記所學內容
【來源:Yerkes & Dodson, 1908】。
相反,積極的情緒狀態能提高記憶效果。例如,一位學生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學習,記憶效果顯著提升
【來源:Fredrickson, 2001】。
真實案例
壓力過大的災難性影響
一個真實的負面故事是,2019年,一位名叫李華的公司高管由於長期高壓工作,記憶力嚴重下降,甚至出現了記憶錯亂的情況。這不僅影響了他的工作表現,也導致了家庭關係的緊張。最終,李華不得不接受心理治療,才能逐漸恢復正常的生活
【參考來源:中國心理學會, 2019】。
科學方法改善記憶
另一個正面的例子是,2018年,一位名叫王明的大學生通過學習艾賓浩斯記憶曲線和正念訓練,顯著提高了記憶力和學術表現。他定期回憶複習,合理安排學習時間,利用正念訓練減壓,最終在期末考試中取得了優異的成績【參考來源:教育部科學研究基金, 2018】。
結論
包括記憶衰退、干擾,以及情緒和壓力的影響。針對這些問題,我們提出了三種方法來改善記憶:
定期回憶和複習、有條理的學習計畫、情緒管理與減壓技巧。
(下一篇文章詳細解釋)
這些方法不僅能幫助我們減緩記憶衰退,減少干擾,還能通過改善情緒和減壓來增強記憶力。
希望今天的內容能為大家提供有用的知識和實用的方法,讓我們一起努力保護和提升自己的記憶力吧!
Sky強腦力!全開大腦超省力!
Youtube搜尋: Sky強腦力